冠心病發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平常的飲食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小編整理了一下關于冠心病發生的原因,和冠心病日常飲食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夠幫助各位讀者。
冠心病發生的原因: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但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認為本病發生的危險因素有:年齡50歲以上的人群、家族史、血脂異常(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過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高血壓、尿糖病、吸煙、超重、肥胖、痛風、不運動等。
冠心病患者飲食應控制總熱量:
控制總熱量,維持正常的體重。正常體重的簡單計算方法為:身高(cm)-105=體重(kg);或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糖在總熱量中的比例應控制在55%~60%。宜多吃些粗糧,以增加復雜的糖類、纖維素、維生素的含量。單糖及雙糖等應適當控制,尤其是高脂血癥和肥胖者更應注意。
冠心病患者飲食應限制脂肪:
脂肪的攝入應限制在總熱量的25%以下,以植物脂肪為主。適當吃些瘦肉、家禽、魚類。海魚的脂肪中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它能夠影響人體脂質代謝,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從而保護心血管,預防冠心病。此外膳食中應控制膽固醇的攝入,膽固醇的攝入量每天應少于300毫克,一個雞蛋中的膽固醇接近于300毫克,當患有冠心病時,應控制雞蛋的攝入,應每日半個雞蛋或每兩日一個雞蛋。不可一日吃數個雞蛋。另外要限制攝入動物的內臟、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