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飲食應補充適量蛋白質:
蛋白質是維持心臟必需的營養物質,能夠增強抵抗力,但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對冠心病不利。因蛋白質不易消化,能夠加快新陳代謝,增加心臟的負擔。因此,過多的攝入動物蛋白,反而會增加冠心病的發病率。所以蛋白質應適量。每日食物中蛋白質的含量以每公斤體重不超過1克為宜,應選用牛奶、酸奶、魚類和豆制品,對防治冠心病有利。
冠心病患者飲食宜清淡、低鹽:
對合并高血壓者尤為重要,食鹽的攝入量每天控制在5克以下。可隨季節活動量適當增減。夏季出汗較多,戶外活動多,可適當增加鹽的攝入量。冬季時,出汗少,活動量相應減少,應控制鹽的攝入。
冠心病患者飲食應供給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膳食中應注意多吃含鎂、鉻、鋅、鈣、硒元素的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有益于心臟,而且蔬菜和水果是人類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無機鹽、纖維素和果膠。凡綠色蔬菜或黃色蔬果中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它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維生素C能夠影響心肌代謝,增加血管韌性,使血管彈性增加。
注意事項:
糖在總熱量中的比例應控制在55%~60%。
脂肪的攝入應限制在總熱量的25%以下,以植物脂肪為主。
食鹽的攝入量每天控制在5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