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杏仁枇杷粥
鴨梨20克,杏仁12克,百合15克,枇杷果20克,糯米50克,蜂蜜少許,把洗凈的百合、杏仁和糯米用大火煮到米粒開始膨脹,米水融和時在換小火。然后把梨去皮切成丁,枇杷也切成小丁,先放入枇杷丁,稍稍攪拌,再放入梨丁,等粥熬好后,再加點蜂蜜即可服用。
石斛粥
石斛洗凈放入鍋中,加入清水煮,取汁與大米煮粥,適用于脾胃陰虛口干。
干嚼枸杞
每晚吃枸杞子30克,嚼得越爛越好。因津液分泌減退而感到口干的糖尿病人,可將枸杞子洗凈備用,需要時取一粒含在舌頭上,幾秒鐘后,就會從舌根生出津液,解除了口中干渴。
蘆葦根綠豆湯
蘆葦根是一味中藥,具有生津潤肺、降火解熱、止嘔、除煩的作用,常用于熱病傷津、煩熱口渴、舌燥少津之證,或胃熱嘔逆、肺熱咳嗽、痰稠、口干及外感風熱導致的咳嗽。綠豆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去火的作用,也是傳統醫學中藥食同源的代表性食物。二者同煮,取水喝,確有清熱生津、改善口干癥狀之效。
馬蹄茶
將馬蹄(荸薺)150克洗凈,去皮放入淡鹽水中浸泡10分鐘后取汁備用。再泡好綠茶放入馬蹄汁中調勻飲用即可。每日一次。生津潤燥,清熱化痰,開胃消食,通便利尿。體虛腹瀉,脾虛怕涼者少飲。
羅漢果雪梨湯
羅漢果有清肺利咽的作用,肺熱引起的咽炎、咽喉腫痛都可以飲用羅漢果茶。咽喉炎、失音可以把兩個羅漢果去殼分成小塊、用開水煮1分鐘后飲用。當伴有咽喉部有異物感時,可以熬羅漢果雪梨湯,把1個羅漢果洗凈、1個雪梨去皮去核切成碎塊,一起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30分鐘,每天代茶飲。羅漢果性涼,體質虛寒者慎用。
銀耳粥
銀耳10克,粳米100克,加水煮成粥。適用于肺虛咳嗽、陰虛低熱、口干津少等癥。尤其適合小兒在秋季久咳少痰者。
熟吃荸薺
甘寒性涼,脆甜多汁,有清熱止渴、利咽明目、化濕祛痰的作用,咽炎患者在平時可以多吃一點。但需要注意的是,荸薺的表皮容易寄生姜片蟲卵,吃時一定要去皮,放在開水中燙下再吃。也可以將荸薺用水煮熟后直接食用,每天2次,每次吃5到6個即可。最易被吸收,宜飯后2~3個小時吃。
編輯推薦:
經常口干舌燥怎么回事 口干多數是生理性的
口干舌燥怎么辦 春季口干舌燥4款食療方
口干舌燥怎么辦 中醫4型調理老年性口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