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黃草,學名扯根菜,史載于《救荒本草》《天寶本草》,在《中藥大詞典》《四川藥典》均有記載,趕黃草屬于古藺道地藥材,國家原產地保護分布于四川古藺海拔1000米以上烏蒙山麓原始森林,苗族人世代習用,是苗族民間治療肝病的經驗方,稱為“神仙草”。趕黃草為虎耳草科扯根菜屬植物趕黃草的全草,主要分布于東北、華北、華南和西南。下面為大家介紹的是趕黃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趕黃草的功效:
名稱:趕黃草
別名:扯根菜、山黃鱔、水楊柳、水澤蘭、水滓藍
性味:性溫、味甘、無毒
歸經:歸肝、腎經 利水除濕,祛瘀止痛,清熱解毒、退黃化濕、活血散瘀、利水消腫。用于黃疸,水腫。
主治黃疸、水腫、經閉、血崩、帶下、跌打損傷、各型肝炎、膽囊炎、脂肪肝。
用法用量:
內服:臨床數據表明,取經過傳統炮制后的趕黃草原桿或者趕黃草花葉,1.6-3g/次為宜,沸水沖泡后代茶飲,以趕黃草花葉效果更佳。
外用:治跌打損傷。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于患處。
趕黃草的作用:
趕黃草性溫、味甘、無毒、利尿、消尿、活血、化瘀、健脾、祛黃疸等,主治黃疸、水腫、經閉、血崩、帶下跌打損傷,以及各型肝炎、膽囊炎、脂肪肝,被苗族人尊為傳統祛黃病藥物。
1、趕黃草能解酒
經研究表明趕黃草含有的沒食子酸和槲皮素等成分均為已知具有抗乙肝病毒和保肝作用的有效成分,還可以修復肝細胞。喝酒前服用趕黃草沖泡的茶水,可以增大飲酒量不易醉,防止宿醉,酒后喝趕黃草茶,可以解酒醒酒。
2、趕黃草能養肝護肝
趕黃草是一種地道的中藥材,趕黃草具有清熱解毒,平肝健脾的功效。在臨床醫學中常常被用為治療酒精肝,脂肪肝,藥物肝,壓力肝,甲乙肝病毒,膽囊炎等肝臟類病癥。由于其成分中含有沒食子酸和榭皮素等有效成分,對于乙肝病毒有著非常好的治療療效,并且可以起到養肝護肝的作用,以此對肝臟引起的皮膚斑,視力下降干澀都有很好的調理效果。
經研究表明趕黃草含有的沒食子酸和槲皮素等成分均為已知具有抗乙肝病毒和保肝作用的有效成分,還可以修復肝細胞,趕黃草的功效與作用針對乙肝病毒效果顯著。
趕黃草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是針對肝的修復和養護,也是煙酒人士常備的一款養肝茶,每天沖泡兩杯,對肝起到養肝護肝的效果。
趕黃草的禁忌:
趕黃草的功效與作用對肝非常好,但也不是所有人群都適合,也有注意趕黃草的禁忌。
趕黃草是屬于涼性中藥植物,對于胃腸虧虛人群(就是腸胃不好),還有腎功效不好的,勢必是要計量減半的,如果按照既定正常計量來說泡飲,自然是會有所影響,而造成拉肚子等不良反應。如果出現拉肚子或者腸胃不舒服,就要注意減少趕黃草的用量,或者用一段時間停一段時間調理。
據研究和廣大用戶的反饋,一般一天建議二次,每次用趕黃草葉2-3克,代茶飲對身體是沒有任何負擔的,如果出現腸胃不適者,趕黃草可以加紅棗一起中和,可以緩解趕黃草對腸胃虧虛人群的不適應。
以上就是有關趕黃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的介紹,相信大家有所了解了,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小編提醒:趕黃草是一款很好的養肝茶,煙酒人士養成每天喝一二杯趕黃草茶,保護肝臟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