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當地媒體報道,今年4月幾名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在菲律賓開展了一個有關辣木的研究項目。他們發現,辣木比國際上許多專家推崇的麻瘋樹更適合作為生物燃料的原料,因為辣木不像后者那樣會產生有害的副產品,而且辣木并不適合在稻米耕地上種植,這印證了伊拉加關于辣木不與糧爭地的觀點。根據這幾名學生提供給菲律賓農業部的報告,菲律賓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潛力大規模種植辣木并提煉生物燃料的國家。
事實上,菲律賓生物產業界已經開始行動起來。美國北美生物燃料公司近期在檢測了菲開發辣木項目的先驅企業賽庫拉公司所提供的100公斤辣木籽樣品油之后,已決定放棄麻瘋樹,考慮與賽庫拉公司在菲合作開發50萬公頃的辣木種植項目,作為其生物燃料的原料基地。此間經濟界人士認為,菲律賓作為世界最大的大米進口國在近期的國際糧食危機中飽嘗其苦,也使阿羅約總統倡導的生物能源計劃受到嚴重質疑。如果專家們能進一步驗證種植辣木既不影響糧食生產又能為生物燃料提供原料,則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選萬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