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正在不斷加快辣木產業化進程,一系列辣木產品的面世,表明云南辣木已經從種植邁向生產加工階段。
辣木已經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眼光,在西雙版納、德宏、普洱等地,與辣木有關的生物科技公司成批量應運而生。
經報記者掌握的信息顯示,云南去年從事辣木的企業約20多家,這一數據在今年已經翻倍,很多糖廠、藥廠,甚至供銷社都號稱要進軍辣木產業。
8月底,經報以《狂熱辣木:筑夢亟待全產業鏈》為題,就云南辣木產業發展現狀做過相關報道。
相對全國而言,云南辣木產業多以交易辣木葉和辣木籽為主,真正成型有影響力的辣木商品還不多,整個產業急需產品化和規模化。
不過經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云南從事辣木的一些企業,把研發力量放在深加工環節,各種辣木產品基本到位,下一階段各企業將著力在產品市場推廣方面。
企業行動迅猛
由云南農業大學等多個單位組成的攻關小組,經過近1年時間的攻關,于8月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個辣木基因組精細圖譜繪制。
此舉旨在將辣木研究提升到現代生物學研究的前端,課題組將用3年時間,分階段完成辣木的全產業鏈開發,使辣木在云南全面“開花結果”。
“辣木可在飼料、化妝品、功能食品、保健品領域實現產品化,距離辣木產品批量進入市場不會太久。”中國林科院研究員張燕平如是說。
借發展東風,云南辣木企業行動迅猛。經報記者在云南三高辣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訪時了解到,該公司研發的辣木普洱養生茶將于近期推向市場。
業內人士認為,將辣木與普洱茶結合,增加了普洱茶的品類,是對云南特色農產品進行綜合開發的有益嘗試,對提升其產業價值有積極作用。
昆明茶葉行業協會會長劉益成接受經報記者采訪時說,在昆明300多家普洱茶企中,多數從事傳統茶產品,辣木普洱養生茶的出現,是業內產品創新的一個嘗試。
作為云南涉足辣木產業較早的企業,三高公司?8月時已經向市場成功推出了辣木葉片。此次在普洱茶行情明顯回暖之際推出辣木普洱養生茶,有較好前景。
三高公司負責人告訴經報記者,從種植、研發、生產,公司將專注于辣木產品的深度開發。
此前,云南一家科研機構和大理一家乳業公司已共同開發出了辣木酸奶,并將在近期面向市場銷售這種中高端乳制品。
作為一種可食用植物,辣木的嫩葉在普洱等地已經登上消費者的餐桌,辣木蔬菜大批量進入昆明市場也將不遠。
也應該看到,云南辣木產業發展尚處于探索階段,還需要突破很多技術、資金瓶頸。除了總體規模太小,還面臨著加工企業小、高端特色產品研發能力弱等諸多問題。
9月30日在廣西南寧舉行的中國辣木產業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認為,辣木經濟價值高,與桉樹相比,效益可以翻番,甚至更大。
助推特色農業發展
作為國內較早種植辣木的云南,辣木產業發展前景良好。
辣木具有耐干旱、速生等特性,是適應云南干熱、半干熱河谷區域植被恢復、生態治理的生態經濟型樹種。
目前,云南辣木主要種植在金沙江、紅河、怒江、瀾滄江流域的半干熱、干熱河谷區域,以及北熱帶季風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有效種植面積2萬畝左右。
4月11日,中國—古巴辣木科技合作中心在西雙版納成立,為云南辣木產業化發展帶來了重要契機。
憑借地理、氣候、生物多樣性等優勢,近年來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成效顯著。
大生物產業作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5個萬億元“大產業”之一,云南省希望,辣木能引領新一輪高原特色農業發展。
云南省也有明確目標,要爭取國家大力支持,充分利用云南的資源優勢,加大科研力度和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助推包括辣木在內的農業新型特色產業的發展。
然而,目前辣木產業的發展存在種源參差不齊、精深加工能力薄弱、基礎投入水平低等問題,要改變這種現狀,需要結合生物產業的發展進行認真規劃,形成科研單位與企業的發展合力,對辣木產品加大研發力度,對辣木產品的生產行為進行規范。
根據經報記者獲取的信息,各方正在合力推動云南辣木產業發展。云南省林業科學院等多個科研機構,正在編制辣木的有關發展規劃。
云南農業大學校長盛軍認為,如果辣木作為一個大計劃,要作為一個糧食作物來開發,必須大面積種植,各種抗逆性要強,在辣木的全產業鏈打造上,產前、產中、產后都要下手。
對云南辣木產業而言,只有加大科研力度,重點研究辣木深層次作用、研發精深加工產品,才能推進辣木的全產業鏈打造,加快產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