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網訊(記者 王楠)普洱市近年來圍繞“生態立市 綠色發展”戰略,利用生態、產業、品牌、開放優勢,以龍竹玉液、有機茶、有機咖啡、生態石斛、辣木、美藤果、野生魚、特色稻米、有機蔬菜、特色畜禽產品作為發展重點,加快推進高原特色農業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規?;N養、產業化經營、品牌化打造、著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普洱市市長錢德偉視察登乾南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辣木種植基地
5月8日上午,普洱市市長錢德偉在瀾滄舉行的全市高原特色農業現場推進會上指出,普洱市委市政府力爭通過5—10年的努力,把普洱建設成為中國生態有機食品的重要生產基地。
據了解,辣木樹(moringa tree)為多年生常綠小喬木至大喬木,已知14個品種只有2種適宜食用栽培,分別是印度辣木樹和非洲辣木樹。辣木樹適合生長于我國西南干熱河谷地帶,在海南、廣東、湖南、四川等少量種植,由于辣木不耐霜凍,在這些地區種植無法掛果,只有嫩條供應。辣木樹在云南普洱、保山、瑞麗等地均有種植,西雙版納地區因為氣候較為濕潤,雖也有種植,但僅作為觀賞樹重。辣木樹體高大、抗旱能力強,可作為庭院種植的經濟樹種。
辣木種植基地
辣木需種植在低緯度10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區,6個月后即可開花結果,樹齡可達30年,樹高可達12米,樹干直徑20—40厘米。辣木葉片、果莢富含鈣、鉀、鐵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ABCE、蛋白質、20種氨基酸、46種抗氧素。據美國、英國、印度、臺灣等地科研機構研究顯示,辣木可用于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皮膚病、貧血、關節炎、消化系統、腫瘤等多種疾病的預防和身體日常保健。
目前,普洱市在思茅、寧洱縣、瀾滄縣、孟連縣、景東縣以租賃土地的形式建立辣木種植示范基地6個,共完成辣木示范基地1347畝、40.41萬株,畝均投入6300—8000元不等(含種苗、人工、肥料、地租)。建立辣木育苗基地6個,培育苗木320萬株。
普洱市委市政府對辣木產業建設非常重視,以招商引資引進辣木種植、加工龍頭企業,建立種植示范基地和育苗基地,通過政府成立產業領導小組、制定種植規劃、加強服務管理、開辦專業培訓、組織示范宣傳、普及技術知識、研發系列產品等方式方法,讓普洱各區縣百姓了解認識辣木,引導百姓立積極參與基地建設,主動投身種植和育苗工作,農業和林業部門齊抓共管,為公司農戶辦理相關證件和資金支持,最終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簽訂了辣木種植面積12300余畝。
據相關企業負責人介紹,他們看好普洱優越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生物資源,加之普洱市委市政府對新興生物產業的政策扶持和規范引導,讓企業可以全心投入辣木種植和產品研發。該企業現有辣木粉、辣木籽、辣木油、辣木茶、辣木精片等系列產品,下一步,他們還將為廣大百姓帶來原滋原味的辣木嫩甜、葉子新鮮菜品,今后,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把綠色生態的營養食品,獻給妙曼普洱、大美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