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蹲著吃飯
我國部分農村地區,尤其是北方農村,不少人有蹲著吃飯的習慣。這種進食方式,使腹部及消化道血管受擠壓,不利于血液供應;而進餐時,恰需大量血液人胃用于消化。調查表明:這些地區胃病高發,與此不良進食姿勢有關。
7、過量吃冷食
有些人偏愛冷食,尤其在夏天邊喝冷飲邊吃東西,這樣對胃豈能無害呢?多食冷食品會降低胃的溫度,使胃的抗病能力下降;一般冷食致病性微生物含量也往往較多,因此多食冷食容易導致胃病。
8、常吃快餐食品
專家介紹,快餐食品中的油炸作物比較脆、硬,如果沒有咀嚼完全就吞咽下去,胃蠕動而使得食物與胃黏膜接觸時,較硬的食物就會直接對胃黏膜造成損害。
9、煙酒過度
吸煙可增加潰瘍病和胃癌的發病率。而飲酒過度,則可損傷胃粘膜,造成胃出血、胃穿孔等;經常大量飲酒,可影響胃液分泌,降低胃酸活性,使人食欲下降。
10、常吃剩飯
一般剩飯重新加熱后再吃則難以消化,時間長了還可能引起胃病。因為淀粉在加熱到60℃以上時會膨脹,最終變成糊,這個過程稱為“糊化”。